2月2日,武汉火神山医院正式交付人民军队医务工作者;今晚,该院将收治首批新冠肺炎确诊病人。
10天,6000余名建设者,近千台大型机械,建成了这座总建筑面积3.39万平方米、编设床位1000张的“武汉小汤山”。
非常时期,非常速度。
火神山医院全景
“10天建座医院,怎么可能完成?”
这是众多参加火神山医院设计、施工人员接到任务时的第一反应。
但“神话”并非没有先例——2003年4月,为抗击非典,北京于7天之内建成可容纳千张病床的小汤山医院。该院“服役”50天,收治了全国七分之一的非典病人。新华社当年的报道称,680名在小汤山接受治疗的病人,672人痊愈出院。
1月23日13时06分,国机集团中国中元公司收到了武汉市城建局的求助函;78分钟后,一份修订完善的小汤山医院图纸送抵武汉,以黄锡璆为组长的小汤山技术专家组时隔多年再次集结。
“没想到小汤山医院的图纸还能再用一次。虽然我们不希望它再被使用。”黄锡璆说。
小汤山医院病房功能组织图
当晚,牵头火神山医院建设的中建三局盘点各项施工资源;来自中建三局、武汉建工、武汉市政、汉阳市政的上百台挖掘机、推土机在知音湖畔的市职工疗养院初次“接头”,通宵作业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