几天前,钟南山院士在采访中特别提醒,当前情况下,“单纯靠传染病专家是不行的,有重症医学的专家共同努力,才有可能抢救病人”。
今天北医三院重症医学科的薄世宁主任,从重症医学专家的角度解读病毒性肺炎为什么治疗难度大;它背后的机理是什么;我们普通人要做到哪三点保护自己。
大家好,我是薄世宁,北京大学第三医院ICU医生。
今天,我和你说说病毒性肺炎为什么这么难治,ICU医生是怎么做的,以及最重要的,普通人应该怎样更好地保护自己。
1997年,我有两个最要好的同学,一起分到了北京,在同一所大医院当医生。他们是恋人,后来结婚了。聚会的时候,同学们就挤在他们那个狭窄的房子里,看他们的照片,有的是一起在森林里嬉戏,有的是一起坐在绿地上学习,有的是一起参加医院的活动。生活就是这么幸福,每个人都羡慕他们。
2003年,非典(SARS)来了。
女生在工作中被感染了,是那种传染性最强毒性也最强的病毒,很多感染的人没能救过来。
她越来越重。为了留住她,在抢救的时候,她的爱人,也就是我的这个男同学,摘下了口罩,给她做口对口人工呼吸,心外按压。大颗大颗的泪就这么一滴滴的顺着他的脸流到了女生的脸上,然后又滴在白色的病床上......
很不幸,最后女生还是走了。
人类历史就是一部悲壮的和病毒博弈的历史,各种病毒引起的烈性瘟疫都给人类带来了惨痛的记忆。远的有天花、鼠疫、脊髓灰质炎(小儿麻痹症),近的有SARS、埃博拉、MERS(中东呼吸综合征)......
全球每年有291,000至646,000人因流感病毒相关的呼吸系统疾病而死亡。如果你觉得这些数字离你还是很远的话,那么你一定还记得有篇文章——《流感下的北京中年》——让所有人知道了一个事实,不以为然的流感可能需要抢救,可能花费巨大,甚至可能致命。
而这一切,其实一直离我们很近。
病毒威胁下担忧的人们图/Pixabay